#疫情动态 #媒体评论 #观点与评论 #Opinion **【一天新增21例新冠确诊,出血热同时来袭,西安怎么了?】** __陈鑫 朱雪琦 __“雁塔区封区”、“西安所有定点治疗出血热的医院爆满,已有多人死亡”……. 两则“谣言”,两起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情,让西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古老城市度过一个极不平静的周末。 12月18日晚,西安市雁塔区进一步扩大的防控区域的消息开始在网上疯传,按照那条消息,被隔离管控的区域涉及人口几十万、上百万。网络上,有人晒出了相关路口被封控的照片。 之后,消息很快被辟谣仅仅是“内部协商函件”,然而,即便如此,作为西安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区,透过雁塔区的这场“乌龙”封控计划,我们仍然能看到,两年后,我们在面对新冠疫情时,仍然显得慌张。 西安交大一附院停诊、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停诊、航天总医院停诊、西安市胸科医院停诊……医院纷纷停诊,尚未停诊的也开始严格的预约就诊。 12月19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西安市已全面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这是一座人口过千万的省会城市在遭遇新冠时的极高级别的应对。 19日,西安一天新增21例确诊患者,1名无症状感染者。至此,西安本轮疫情已有49例确诊,8例无症状感染者,共计57例感染者,并且本轮疫情仍在快速发展中。 西安这次的麻烦不仅于此,一个常年困扰关中地区的经典病毒——秋冬的出血热疫情也成了新问题。 根据西安本地媒体的消息,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 这种依靠老鼠传播的病毒,让人们联想到了另外一种同样依靠鼠类传播的甲级传染病——鼠疫,而后者几乎是迄今人类所知的最为致命的病原体之一。 传染病医院出血热患者爆满的流言开始传播,并在后来被辟谣,同样被辟谣的还有大棚里的草莓在传播出血热的流言。流言的背后,是这个人心惶惶的新冠年代中,人们有多么害怕再来一种致命的病毒。 流言背后的另一个事实则是,这座城市需要同时面对一种新型的病毒,和一种更古老的病毒。 一老一新两种病毒夹击下,这个古老的中原城市的疾控和城市管理系统正承受着空前的挑战。 **两种传染病的夹击 **实际上,出血热近年来一直是困扰关中地区的重要传染病。每年9月起,陕西省疾控都会提示出血热风险——秋冬是出血热的高发期。 这种疾病的传染源通常是鼠类,人类接触病鼠及其排泄物或通过气溶胶传染。这种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让人生畏的鼠疫,不过,作为乙类传染病的出血热的并不像鼠疫那样凶猛。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数据显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持续下降,2018年出血热的发病11966人、死亡97人,2020年出血热发病8121人,死亡48人。过去16年里,通过有效防控,全国出血热已经从从2004年的2万余人降至1万例以下。 但在陕西,出血热的情况却反常的居高不下。根据陕西省疾控中心2020年工作报告,全省共报告出血热(HFRS)病例1834人,发病数较2019年的965例增加90.05%。 一项2016年的研究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出血热聚集区域从海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地区逐渐转移到陕西省及周边省份地区。 在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的记忆里,关中历来属于出血热高发地区,出血热是当地每年都会重点部署的工作,西安也有着丰富的防控救治经验。他此前曾听西安的同行讲起,发病高峰时段病房的拥挤情况。 近年发病率猛增的原因是什么? 西安虽然是西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但是出血热往往发生在城郊或者周边农村,都是容易滋生鼠类的地区。而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自然承担起收治省内乃至西北区域的患者救治任务。 医学界报道称,近几年,西安市周边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新建工业园区大面积扩张,农田和荒地不断减少,导致黑线姬鼠栖息地破碎化严重。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余鹏博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鼠类居住环境被破坏,它们无家可归,开始到处跑,造成病毒传播。” 一项针对西安市出血热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发病前1个月内工作场所为建筑工地、在鼠洞附近坐卧、属于村边户、工作环境周围有河流或池塘,是导致出血热的四个最危险因素。 “老鼠之间的病毒传播消灭不掉,会一直持续存在,随时有向人类传播的风险。”李侗曾说。 但在受访者看来,出血热的名字虽然耸人听闻,但由于不会人传人,对于传染病工作者来说并不算难——找到病人,发现他在哪个环节可能接触过老鼠,通知社区疾控去加强防鼠灭鼠的宣传工作。 李侗曾告诉八点健闻,出血热抽血查抗体就能确诊,也有对症治疗的办法。主要的难点是,早期的症状发热和头痛和感冒类似,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在早期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出血热的病死率曾高达20%,不过近年来已经大大降低,以陕西省为例,去年1834例病人中,2人死亡,病死率不足千分之1.1。 但对于正忙于应对新冠疫情的西安来说,两种传染病叠加无疑增加了工作挑战。尤其是,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后,任何一种过去常见的烈性传染病,都变得容易挑起人们的情绪,人们惧怕恐慌,惧怕死亡,担心重回两年前的封城岁月。 **扑朔迷离的新冠疫情 **如果说出血热这种古老的传染病给人们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慌,自12月9号开始的西安本土新冠疫情对这座城市则是一种切实的威胁。 12月18日,西安当天新增10名新冠确诊病例和2名无症状感染者。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流调信息来看,西安本轮疫情疑点多多,扑朔迷离。 根据基因测序结果,本次疫情的传染源指向了巴基斯坦飞西安的国际航班PK854。 八点健闻发现,落地西安咸阳机场的此航班在去年11月,今年1月、4月、7月曾多次被发现携带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而且被中国民航局多次熔断过。但是这次,该航班180名乘客中,至少发现了有6名确诊病例。 引发疫情的国际航班12月4日入境西安的,但直到9号西安才报告了第一例本土病例向某,是境外人员隔离酒店瑾程酒店工作专班成员,曾在12月5号和8号为核酸检测阳性乘客房间开展消杀工作。 不过这条传播链很快就断了,只在12月14日确诊一位与向某同住的隔离酒店工作人员,之后再无确诊病例。 12月12日子牛门诊发现一例确认病例后也没有新增。 但12月15日发现病例的长安大学传播链至关重要,截止18日,这条传播链上的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达十几人,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而且传播链条还在继续延长。 但是目前多条传播链如何产生交集不清楚。“特别是4号-12号之间,流调是笔糊涂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疫情态势不容乐观还在于,“病毒已经传入主城区,扩散了,而且晚了七、八天才发现。”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消息则是,从现已有的流调信息来看,此次疫情的一个关键场所为机场。长安大学家属院的感染病例曾在12月4日下午在机场T3航站楼、值机台、停车场停留,期间,PK854航班降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疑行踪。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东莞也发生了一起本土疫情,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和西安疫情高度同源,东莞疫情最开始发现的两名无症状感染者于12月4日乘坐CZ3226航班从西安至深圳。目前,东莞报告了确诊病例13例。 常荣山据此认为,机场T3航站楼可能已经发生了感染,而从从南京禄口机场的经验来说,机场若被污染,容易导致扩散周边的较大规模疫情。 在18日的发布会上,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表示,“病例报告时间分别为9日、12日、13日各1例,15日4例,16日9例,17日7例,18日4例。疫情总体处于快速进展期。” “现在一天检出8,9人,还没到峰值,主要在长安区,至少还需要二,三轮检测才能大致知道具体的感染规模,估计会在百人以上规模。”常荣山说。 另据最新消息,北京通州昨日被检出的阳性病例也来自西安。([八点健闻 @ 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s/7iQAlPO4GbYGzplv2eiFig))

去电报查看

相关推荐

#疫情动态 #媒体评论 #观点与评论 #Opinion **【一天新增21例新冠确诊,出血热同时来袭,西安怎么了?】** __陈鑫 朱雪琦 __“雁塔区封区”、“西安所有定点治疗出血热的医院爆满,已有多人死亡”……. 两则“谣言”,两起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疫情,让西安这座拥有千万人口的古老城市度过一个极不平静的周末。 12月18日晚,西安市雁塔区进一步扩大的防控区域的消息开始在网上疯传,按照那条消息,被隔离管控的区域涉及人口几十万、上百万。网络上,有人晒出了相关路口被封控的照片。 之后,消息很快被辟谣仅仅是“内部协商函件”,然而,即便如此,作为西安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区,透过雁塔区的这场“乌龙”封控计划,我们仍然能看到,两年后,我们在面对新冠疫情时,仍然显得慌张。 西安交大一附院停诊、西安交大二附院急诊停诊、航天总医院停诊、西安市胸科医院停诊……医院纷纷停诊,尚未停诊的也开始严格的预约就诊。 12月19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西安市已全面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这是一座人口过千万的省会城市在遭遇新冠时的极高级别的应对。 19日,西安一天新增21例确诊患者,1名无症状感染者。至此,西安本轮疫情已有49例确诊,8例无症状感染者,共计57例感染者,并且本轮疫情仍在快速发展中。 西安这次的麻烦不仅于此,一个常年困扰关中地区的经典病毒——秋冬的出血热疫情也成了新问题。 根据西安本地媒体的消息,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 这种依靠老鼠传播的病毒,让人们联想到了另外一种同样依靠鼠类传播的甲级传染病——鼠疫,而后者几乎是迄今人类所知的最为致命的病原体之一。 传染病医院出血热患者爆满的流言开始传播,并在后来被辟谣,同样被辟谣的还有大棚里的草莓在传播出血热的流言。流言的背后,是这个人心惶惶的新冠年代中,人们有多么害怕再来一种致命的病毒。 流言背后的另一个事实则是,这座城市需要同时面对一种新型的病毒,和一种更古老的病毒。 一老一新两种病毒夹击下,这个古老的中原城市的疾控和城市管理系统正承受着空前的挑战。 **两种传染病的夹击 **实际上,出血热近年来一直是困扰关中地区的重要传染病。每年9月起,陕西省疾控都会提示出血热风险——秋冬是出血热的高发期。 这种疾病的传染源通常是鼠类,人类接触病鼠及其排泄物或通过气溶胶传染。这种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让人生畏的鼠疫,不过,作为乙类传染病的出血热的并不像鼠疫那样凶猛。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数据显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持续下降,2018年出血热的发病11966人、死亡97人,2020年出血热发病8121人,死亡48人。过去16年里,通过有效防控,全国出血热已经从从2004年的2万余人降至1万例以下。 但在陕西,出血热的情况却反常的居高不下。根据陕西省疾控中心2020年工作报告,全省共报告出血热(HFRS)病例1834人,发病数较2019年的965例增加90.05%。 一项2016年的研究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出血热聚集区域从海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地区逐渐转移到陕西省及周边省份地区。 在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的记忆里,关中历来属于出血热高发地区,出血热是当地每年都会重点部署的工作,西安也有着丰富的防控救治经验。他此前曾听西安的同行讲起,发病高峰时段病房的拥挤情况。 近年发病率猛增的原因是什么? 西安虽然是西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但是出血热往往发生在城郊或者周边农村,都是容易滋生鼠类的地区。而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自然承担起收治省内乃至西北区域的患者救治任务。 医学界报道称,近几年,西安市周边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新建工业园区大面积扩张,农田和荒地不断减少,导致黑线姬鼠栖息地破碎化严重。陕西省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余鹏博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鼠类居住环境被破坏,它们无家可归,开始到处跑,造成病毒传播。” 一项针对西安市出血热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发病前1个月内工作场所为建筑工地、在鼠洞附近坐卧、属于村边户、工作环境周围有河流或池塘,是导致出血热的四个最危险因素。 “老鼠之间的病毒传播消灭不掉,会一直持续存在,随时有向人类传播的风险。”李侗曾说。 但在受访者看来,出血热的名字虽然耸人听闻,但由于不会人传人,对于传染病工作者来说并不算难——找到病人,发现他在哪个环节可能接触过老鼠,通知社区疾控去加强防鼠灭鼠的宣传工作。 李侗曾告诉八点健闻,出血热抽血查抗体就能确诊,也有对症治疗的办法。主要的难点是,早期的症状发热和头痛和感冒类似,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在早期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出血热的病死率曾高达20%,不过近年来已经大大降低,以陕西省为例,去年1834例病人中,2人死亡,病死率不足千分之1.1。 但对于正忙于应对新冠疫情的西安来说,两种传染病叠加无疑增加了工作挑战。尤其是,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后,任何一种过去常见的烈性传染病,都变得容易挑起人们的情绪,人们惧怕恐慌,惧怕死亡,担心重回两年前的封城岁月。 **扑朔迷离的新冠疫情 **如果说出血热这种古老的传染病给人们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慌,自12月9号开始的西安本土新冠疫情对这座城市则是一种切实的威胁。 12月18日,西安当天新增10名新冠确诊病例和2名无症状感染者。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流调信息来看,西安本轮疫情疑点多多,扑朔迷离。 根据基因测序结果,本次疫情的传染源指向了巴基斯坦飞西安的国际航班PK854。 八点健闻发现,落地西安咸阳机场的此航班在去年11月,今年1月、4月、7月曾多次被发现携带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而且被中国民航局多次熔断过。但是这次,该航班180名乘客中,至少发现了有6名确诊病例。 引发疫情的国际航班12月4日入境西安的,但直到9号西安才报告了第一例本土病例向某,是境外人员隔离酒店瑾程酒店工作专班成员,曾在12月5号和8号为核酸检测阳性乘客房间开展消杀工作。 不过这条传播链很快就断了,只在12月14日确诊一位与向某同住的隔离酒店工作人员,之后再无确诊病例。 12月12日子牛门诊发现一例确认病例后也没有新增。 但12月15日发现病例的长安大学传播链至关重要,截止18日,这条传播链上的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达十几人,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而且传播链条还在继续延长。 但是目前多条传播链如何产生交集不清楚。“特别是4号-12号之间,流调是笔糊涂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疫情态势不容乐观还在于,“病毒已经传入主城区,扩散了,而且晚了七、八天才发现。” 另一个让人担心的消息则是,从现已有的流调信息来看,此次疫情的一个关键场所为机场。长安大学家属院的感染病例曾在12月4日下午在机场T3航站楼、值机台、停车场停留,期间,PK854航班降落。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疑行踪。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东莞也发生了一起本土疫情,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和西安疫情高度同源,东莞疫情最开始发现的两名无症状感染者于12月4日乘坐CZ3226航班从西安至深圳。目前,东莞报告了确诊病例13例。 常荣山据此认为,机场T3航站楼可能已经发生了感染,而从从南京禄口机场的经验来说,机场若被污染,容易导致扩散周边的较大规模疫情。 在18日的发布会上,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表示,“病例报告时间分别为9日、12日、13日各1例,15日4例,16日9例,17日7例,18日4例。疫情总体处于快速进展期。” “现在一天检出8,9人,还没到峰值,主要在长安区,至少还需要二,三轮检测才能大致知道具体的感染规模,估计会在百人以上规模。”常荣山说。 另据最新消息,北京通州昨日被检出的阳性病例也来自西安。([八点健闻 @ 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s/7iQAlPO4GbYGzplv2eiFig))

查看详情

#疫情动态 #媒体评论 #河南 #Henan #观点与评论 #Opinion **【唐驳虎:单日新增确诊突然超过西安,河南怎么了? 】 **__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 __核心提要 1.虽然西安新增本土病例数已快速下降,但1月5日河南突然报告64例,甚至超过了西安当日的新增数。 2.河南这轮疫情涉及6个地级市,呈多点散发和局部爆发态势,且已外溢至上海、浙江等地。禹州、郑州已在全市域内开展核酸检测,但目前疫情源头仍不清晰,多条疫情线之间流行病学关联不明。 3.近期国内疫情的迹象表明,隐秘传播越来越多。隐秘传播需要具备的要素有:核酸或抗体阳性,具有传染力且无症状。由此导致发现感染时机晚,病毒已随行程扩散;感染时机不明难以确定密接者;感染者可能只曾擦肩而过而无明显关系,以上种种原因叠加从而导致了疫情爆发。 4.当前疫情流调断点情况越来越多,还原完整的传播链难度大,实现持续动态清零,需要在社会层面花费更大功夫。 全文:👇 ([凤凰网 @ 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s/PzSerLwM0-zX2IhQcEUwxg))

查看详情

#疫情动态 #陕西 #Shaanxi #观点与评论 #Opinion **【****#西安**** 咸阳机场空调传播病毒?清华教授反驳:完全是外行人的臆测】** 26日,有媒体发布文章称,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使用的空调技术,可能造成了西安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匪夷所思的病毒传播”。西安长安大学、东莞大朗最初出现的病例,也许就是在西安机场使用洗手间时,被空气管道送来的微量病毒传染。对于这种说法,长期从事暖通领域研究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颖心称其“完全是外行人的臆测”。 “对于传染病防控来说,咸阳机场T3航站楼是比传统一次回风的中央空调系统更安全的方式,因为只有新风,没有回风。”朱颖心说。她是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国际室内空气学会科学院会士兼热舒适技术委员会主席。她记得,文章发布的那天晚上,“业内人士都在批评。” 图1:朱颖心在上述文章后的留言(受访者供图) 针对争议文章中指出的,“如果中央空调所有送风都是外界新风,那加热能耗会非常大。一般只会少量补入外界空气,以补充室内氧含量。大部分管道空气仍是使用室内空气进行保温循环”,朱颖心解释,传统的空调,靠大循环风送热风或冷风来控制室内温度,新风量并不大。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用的恰恰不是这个系统,而是完全没有循环风的地板辐射加新风系统——新风保障空气的卫生和湿度,地板辐射实现夏天降温、冬天供暖。 争议文章特别提到了西安咸阳机场空调使用的“下送风”技术,并称“就是这个下送风回风结构,最终造成了西安机场出现最匪夷所思的病毒传播”。 朱颖心回应称,西安咸阳机场应用的空调系统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温度靠地板供暖或地板降温来调节,风管从建筑外部抽入新风,再从高度一米左右的出风口送入建筑内部,出风口设备高度大约相当于“人蹲在地上”。传统的“上送风”就是常见的远高于人们头顶的出风口,而下送风的出风口低于常人的身高,把新鲜空气送到人员逗留区,确保地面以上两米的空气温湿度适宜、干净卫生。需要防控传染病时,下送风由于不需要“循环”,反而更安全。 图2:在一篇论文中,设计者展示的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下送风加地板辐射技术应用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她介绍,机场航站楼内部空间高大,低处有十几米高,高处有30米以上,只管人群所在的两米以下的空间“足够舒适和安全”,上面冷热不用管,这是它节能的原理。 也就是说,新风进入建筑内部前,只需要控制温湿度和清洁度,“用地板来供暖、降温,要循环风来干吗?” 朱颖心补充,特别是在夏季,新风常常需要除湿,用到的过滤物质包括氯化锂溶液、氯化钙溶液等,“哪怕是外面的空气不干净,细菌和病毒也能被杀死”。 争议文章还提到,“中央空调、室内空气循环管道打通,导致原本位于国际北指廊一楼候车区域的病毒,被抽到了200多米外的二楼候机区域”“因为管道是高速封闭流体,相当于气动投毒”。长安大学一家四口,“父亲和外婆使用了值机柜台附近的洗手间,于是被空气管道送来的病毒传染”。 “有工程师查看图纸发现,文章里说的200米,实际距离超过1000米。”朱颖心表示,航站楼空间巨大,做空调设计时,基本原则是区域分开,“避免一根绳上拴着所有蚂蚱”。以拥有3个航站楼的西安咸阳机场为例,可能需要几百上千个空调系统。无论传统的循环风系统还是新风系统,每一个空调系统负责的区域都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独立的空调系统最多负责1000平方米的范围,哪怕是循环风,也只会在这1000平米以内“转”,“根本不可能有空调系统把几百米外的国际区指廊空气抽到国内区”。 首先,如此长距离的空气循环需要超长的管道,这样的管道在火灾发生时,会让火和烟会顺着管道扩散。这种突破“防火分区”的管道,设计上无法通过审验;其次,如果整个航站楼都用一个空调系统来送风,系统的风机扬程至少要几千帕斯卡(压强单位——记者注),风量可能要上千万立方米,管道粗得能开进汽车,噪声得惊天动地,“世界上还没有这么超级巨大的风机出世”。 朱颖心注意到,争议文章指出,机场新风管道内空气流速高,她表示,新风系统的主管路,空气流速不超过10米/秒,支管路只有2-3米/秒,“这个速度怎么能叫高速呢,速度真高起来噪音都吵死了,铁皮(管道金属外壳——记者注)得跟着哆嗦”。 那么,可能是机场卫生间的通风系统造成了病毒的传播吗? 朱颖心解释,公共建筑卫生间,一般是24小时排风,卫生间的门进风,排风口只负责出风。此时,卫生间会形成一个“负压”的环境,空气很难向门外流动。机场只要有乘客,卫生间一定是排风的,每一个卫生间被抽出的空气都会直接排放到室外,更不会循环到其他卫生间。就算带有病毒的空气从卫生间大门溜出去,也不可能冲到千米之外的其他卫生间里,“没有这个(空气)动力”。 “如果机场有问题,一定是人或物流原因,还没有查出来,绝不可能是空调系统的问题。”朱颖心确定地表示,“我担心那篇文章会误导流调工作,掩盖真正的原因。不能让这样一篇文章伤害整个行业。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国内第一个应用溶液除湿下送风加地板辐射技术的民用机场航站楼。据朱颖心介绍,这项技术大约在十几年前出现,至今仍然代表行业的较高技术水平。此前,人们发现,在高大空间中,冬季空调使用“上送风”不合理,因为热空气会向上流动,底下还冷的;夏天,人员活动区以上的区域气温也会比人员活动区的气温低,所以才改进为下送风,“是行业里公认的好的创新成果”。 朱颖心给学生授课会结合工程案例,“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的空调系统是她的清华同事参与设计的,也是她在课程中常常提到的“成功案例”。清华大学“节能楼”里,因为“实验”目的,很早就试用了这项技术。 然而,据朱颖心了解,那篇争议文章刊发后,不少在建机场的业主开始质疑这项技术,“本来打算用,现在重新咨询专家”。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系统,也按照规范设计、安装,结果因为这个引发误解和质疑,太不应该了。” 朱颖心梳理中国的“空调”发展史时表示,从前的空调,夏天够冷,冬天够热就行,近年来,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的空调系统,都越来越“讲究”。恒温恒湿有问题,空气质量不好也有问题,这些问题在科学技术层面要一步步解决。 2003年SARS病毒的传播让人们意识到,建筑内空气循环可能导致病毒扩散,在传染病防控环境中,要尽量开全新风。实现这种“不回流”的功能,即使是传统的使用回风的空调系统也可以做到,让回流变成直流,虽然能耗会增加,但比较安全。此外,在空调系统内加装效率较高的过滤器也可以保障安全。 朱颖心又举例,在设计医院的空调系统时,病房内会使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里有换热器,让空气在独立的空间里循环打转,加上新风送风,“绝对不会用一次回风系统,把所有病房串在一起”,避免和其他病房交叉感染。 “你家用地热采暖,单独装了个新风,空气怎么会跑到邻居家呢?”她打比方说,“同理,西安咸阳机场T3航站楼每个独立的空调系统也一样,只有新风,没有回风。即便是采用回风式空调系统的T1、T2航站楼,也不会出现病毒通过空调系统在不同区域间传播的情况。”([观察者网 @ 微博](http://weibo.com/1887344341/L85T729Ap))

查看详情

#疫情动态 #媒体评论 #陕西 #Shaanxi #观点与评论 #Opinion **【唐驳虎:****#西安**** 出现最匪夷所思的病毒传播】** __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__ 核心提要: 1.本轮西安疫情的两条传播链:第一组是入境航班感染,以及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或因防护服破损被感染,但这组本土传播链只感染了2人;复杂的是另一组本地大疫情。根据这轮西安、东莞最初几例本土病例的基因测序结果,属于同一传播链,疫情感染来源初步判定为12月4日PK854航班输入,但是各传播链间缺少明确关联性。 2.有人却造谣称西安3个病例为情人关系,造成病毒在本地传播,但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是郊区孤立、封闭的感染,3人并无交集。东莞方面的流调,把较为明确的线索指向了西安机场。 3.和7月份出现疫情的南京机场不一样,西安机场已经实现了国内和国际的区域隔离。但西安机场T3航站楼是国内唯一一个应用置换下送风技术的民用机场航站楼,也就是这个下送风回风结构,可能造成了西安机场出现最匪夷所思的病毒传播。 4.西安长安大学、东莞大朗最初出现的病例,应该就是在西安机场使用洗手间时,被空气管道送来的微量病毒传染。近期西安每天仍检出数十例新增,25号更是单日增加了155例。面对传染力极强的Delta毒株,相对于反应迅速的东莞,西安的防疫决策显然慢了。 正文:👇 ([凤凰网](https://news.ifeng.com/c/8CI6t5GkxZY))

查看详情

#疫情动态 #云南 #Yunnan #媒体评论 **【云南 ****#德宏**** ****#瑞丽**** 城区有序复学复课】** 云南瑞丽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外防疫情输入压力较大。近日,瑞丽市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社区病例,实现动态清零,在暂停线下课程一年多后,瑞丽城区稳步有序复学复课。([新华社 @ 微博](http://weibo.com/1699432410/Lqx5Jvhep)) 相关媒体评论: 2022-04-28 - 【瑞丽清零了!这座城,真的不容易】 - [半月谈 @ 微博](http://weibo.com/2318265821/LqwnKosrV)

查看详情

#疫情动态 #陕西 #Shaanxi #媒体评论 #专家解答 **【新闻1+1丨 ****#西安**** 疫情 如何尽快阻断传播链?】 **陕西西安从12月9日出现1例本土确诊病例开始,17日新增7例,18日新增10例,19日又新增21例,西安的疫情现处于什么阶段?对于西安这座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如何尽快阻断传播链? **18日西安开始的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如何? **总台记者 李志:从18日西安市就已经启动了全员核酸检测,因为20日早上西安市的“一码通”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拿到最新数据。截至20日凌晨,西安市已经累计完成核酸检测是1600万份,前面的检查结果还在统计当中。 **20日早上西安“一码通”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总台记者 李志:①20日早上7点40分左右,登录“一码通”的峰值超过了平时峰值的10倍以上,所以造成了网络堵塞,致使“一码通”部分功能没办法正常使用。现在他们已经采取扩容限流和具体措施。②下一步将会24小时不间断驻场维护,加强系统安全,确保“一码通”顺畅运行,也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西安公布疫情三大传播链条 **总台记者 李志:社区传播,是现在整个西安防疫的重点。①12月9日,入境航班隔离酒店出现1例本土确诊病例。②12月12日,子牛门诊出现1例病例,直到目前也没有密切接触者呈阳性。③12月15日,长安大学出现3例病例,截至目前这条传播链已经超过20人,而且还有再继续扩大的趋势。尽管前期西安市做了大量流调工作,但目前具体传播途径仍不清晰,流调在各个传播链之间也缺少明确的关联性。很多阳性病例是在社区检测中发现的,说明西安社区传播已经开始。后续西安疫情将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疫情传播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据悉,西安12月21日将开始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西安疫情,目前已经外溢到延安、咸阳、东莞和北京,4个城市,尽快斩断传播链刻不容缓。 **西安疫情现处于什么阶段?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宇传华:作为传染源的航班,12月4日从巴基斯坦飞往西安,到12月9日西安出现了首例确诊,中间已经隔了好几天。虽然传染源查清楚了,但是传播链条还不清楚,尤其是几条链条之间是如何传播的,目前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随着西安全员核酸检测,未来不排除新病例的数字还会在高位运行阶段。 **如何尽快阻断传播链?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宇传华:我们要割断传播链的话,无非是四早,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定要早发现,一旦有疫情来了之后,要用大数据去对密接、次密接进行一些隔离管控,包括我们对隔离场所的预留。另外就是要筛查可疑的病例,切断传播途径,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严格的科学精准的划分,然后对于这些重点的人群进行监测。 **此次本土疫情由境外输入引起,如何加强管控?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宇传华:目前境外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连续8周都在上涨,国外疫情还是非常严重。目前英美法等国家有5至8万新增病例,所以很多人有些麻痹松懈的心理。目前我们要实行刚才说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还是要实行常态化管控,进行动态清零防控措施。([央视新闻](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4899075198431776960))

查看详情

频道历史

#猴痘 #monkeypox #mpox **【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 #广东 报告115例、#北京 报告81例、#四川 报告49例、#浙江 报告40例、#湖南 报告33例、#江苏 报告31例、#上海 报告25例、#安徽 报告19例、#天津 报告17例、#湖北 报告17例、#河南 报告14例、#辽宁 报告12例、#山东 报告12例、#吉林 报告9例、#云南 报告4例、#陕西 报告4例、#福建 报告2例、#重庆 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 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专家解读: 1.问:为什么我国7月份猴痘确诊病例数比6月份增加这么多? 答:7月我国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比6月份106例明显增多。主要原因:一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80%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清,防控难度大;二是随着宣传教育,重点人群主动就诊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筛查发现外,通过重点人群主动报告、重点人群筛查等也增加了病例发现;三是境外疫情不断输入境内,输入风险仍持续存在。 2.问: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监测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健康监测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随访,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 3.问:自我健康监测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答:猴痘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只要密切接触者在自我健康监测期间,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出现猴痘样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可疑接触史,以及时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时隔离治疗,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续发传播,最终控制住疫情。 4.问:当前国家有无开展病毒变异方面的监测工作? 答:猴痘病毒属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我国已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工作。在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确诊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确诊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对核酸检测Ct值≤32的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检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该分支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流行。 5.问:当前,如何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答:在猴痘重点人群,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以下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线下场所宣传,在当地MSM人群经常出入地点或场所,如酒吧、会所、浴池等开展宣传教育,包括张贴健康教育宣传图片,设置健康教育资料公告栏等形式。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加强宣传,通过MSM人群社交软件等平台,开展猴痘预防知识和服务信息宣传,提高重点人群猴痘知识知晓率和预防技能。三是动员社会组织和同伴教育员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在MSM等重点人群中开展预防猴痘宣传倡导,在一些地区可以通过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员,促进MSM人群采取猴痘预防措施,阻断猴痘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qt/szkb_13037/gwjszl_13092/202308/t20230809_268502.html))

查看详情

#防控政策 #全国 #CN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 一、时间安排 即日起,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二、国家名单 亚洲:阿曼、巴基斯坦、巴林、韩国、卡塔尔、黎巴嫩、孟加拉国、缅甸、日本、土耳其、以色列、印度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贝宁、博茨瓦纳、赤道几内亚、佛得角、加纳、喀麦隆、科特迪瓦、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摩洛哥、莫桑比克、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突尼斯 欧洲:爱尔兰、爱沙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北马其顿、比利时、波黑、波兰、德国、芬兰、荷兰、黑山、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罗马尼亚、马耳他、摩纳哥、挪威、瑞典、塞浦路斯、斯洛伐克、英国 北美洲: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哥斯达黎加、美国、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 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 大洋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文化和旅游部](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scgl/202308/t20230810_946592.html))

查看详情

#猴痘 #monkeypox #mpox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00号(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自2022年5月以来,猴痘疫情持续在全球多个区域广泛流行,截至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9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近期,欧洲、美洲和西太平洋区域猴痘疫情呈上升趋势。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二、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航空器、船舶、集装箱、货物,应按规定程序接受卫生处理。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6个月。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23年8月21日([海关总署](http://xian.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5259168/index.html))

查看详情

#防控政策 #朝鲜 #NorthKorea #조선 **【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通报】 **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26日如下通报: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传播情况逐渐得到缓解,国家紧急防疫司令部决定调整防疫等级。按照这一决定,我国在外公民获批归国。 归国人员将在相关隔离设施接受为期一周的严密医学观察。([朝中社](http://www.kcna.kp/cn/article/q/069a6ac56250cf4956ab3d61875edc07.kcmsf))

查看详情

#防控政策 #公共交通 #全国 #CN **【外交部:8月30日起 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 **8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汪文斌宣布,自2023年8月30日起,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央视新闻](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4042714077675789668))

查看详情

#防控政策 #全国 #CN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药监局公告2023年第32号 关于调整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措施的公告**】 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现就非医用口罩、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六大类防疫物资产品出口质量监管措施作出如下调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停止确认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工作,市场监管总局停止提供国内市场查处的非医用口罩质量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清单工作。海关不再以上述清单作为相关产品出口验放的依据。相关出口企业无需再申请进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或“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报关时无需再提供“出口方和进口方共同声明”或“出口医疗物资声明”。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2020年第5号公告(《关于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的公告》)及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第12号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同时废止。有关防疫物资出口企业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自觉维护中国产品国际声誉。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药监局 2023年8月18日([商务部](http://wms.mofcom.gov.cn/article/zcfb/ax/202308/20230803436393.shtml))

查看详情